斗式提升機常規(guī)更換鏈條有什么方法
1) 模擬皮帶機更換輸送帶的方法,首先將斗式提升機尾部的鏈條切斷,分為進料側和卸料側兩段。整個斗鏈在箱體內(nèi)形成倒“U”形結構,這是上述“一個突破”。
2) 在整個倒“U”形斗鏈上,設置三個用于拉動或拉動斗鏈的生根點,即上述“三點生根”,在進、出口鏈側分別設置一個生根點。
3) 斗鏈側面設兩個提升點,個主動提升點設在斗式提升機底箱中部,即進料端和卸料端中間,牽引鋼絲繩系在進料側箱體外約2m處,但為了便于牽引,必須在進料側的斗鏈內(nèi)側設置鋼絲繩,新斗鏈的主要功能是在突破點處將新的斗鏈勻速輸送到進料端箱。第二主動吊點設在四層進料側的觀察孔處,并設滑輪和卷揚機;鋼絲繩吊點設在上半層進料端側,在進料端料斗的開口側放置鋼絲繩,以勻速提升進料側的料斗。第三個牽引點設置在卸料端前端外側,用于牽引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動并向外移動的舊斗鏈;鋼絲繩的牽引點在斗鏈的前部。
本技術要解決的問題是提供一種具有水循環(huán)冷卻系統(tǒng)且零部件具有耐高溫性能的耐高溫履帶斗式耐高溫履帶斗式提升機。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,本技術的耐高溫履帶斗式提升機,包括機殼、固定在機殼頂部的檢修平臺、固定在檢修平臺上的電機、與電機主軸相連的減速機、與減速機相連的主動軸、固定在主動軸上的主動鏈輪、安裝在機殼底部的從動軸和固定在從動軸上的從動鏈輪,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動鏈輪和從動鏈輪之間連接有履帶式鏈條,所述履帶式鏈條上自上而下固定有若干個料斗,所述機殼的底部設有進料口,所述機殼的頂部設有頭罩,所述頭罩上設有出料口,所述檢修平臺上設有水箱,所述水箱與主動軸之間設有水循環(huán)冷卻系統(tǒng)。為了對主動軸、軸承座進行有效的冷卻降溫,本技術的耐高溫履帶斗式提升機,所述水循環(huán)冷卻系統(tǒng)包括水箱、進水管、出水管、主動軸、設置在主動軸兩端的軸承座, 所述主動軸為中空式,所述進水管內(nèi)依次流入軸承座、水箱、出水管和主動軸之后流出。
斗式提升機電機一般在使用2000小時后應進行清洗和加油。軸承的清洗方法有以下兩種:
1、熱油清洗法,由于斗式提升機使用長久,軟干油或防銹膏硬化的軸承,應浸在100—200℃的熱機油中,用鉗子夾住軸承,用毛刷刷干凈軸承上的油污。
2、一般清洗法,斗式提升機把軸承放在煤油中浸泡5—10分鐘,一手捏住內(nèi)環(huán),另一只手轉動外環(huán),軸承上的干油或防銹會掉下來。然后將軸承放進較清潔的煤油中,用細軟的毛刷刷洗。
提升機裝在軸上的軸承的清洗,主要靠淋油或用油噴射的方法,容易清洗掉的油污先用煤油后用;難以清洗掉的油污,先用100—200℃的熱機油淋洗或油噴射,再用清洗。
要注意不要用鋒利的工具刮斗式提升機軸承:結硬的油垢或銹蝕,以免損壞軸承滾動體和槽環(huán)部位的光潔度,洗凈的振動電機軸承用干凈布擦干。